1.2 電極 體外電復律時電極板安放的位置有兩種。一種稱為前后位,即一塊電極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區;另一塊放在胸骨左緣3-4肋間水平。有人認為這種方式通過心臟電流較多,使所需用電能較少,潛在的并發征也可減少。選擇性電復律術宜采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是一塊電極板放在胸骨右緣2-3肋間(心底部)。另一塊放在左腋前線內第5肋間(心尖部)。這種方式迅速便利,適用于緊急電擊除顫。兩塊電極板之間的距離不應
1.3 電能的選擇 電復律所用電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電,心室顫動為250J-300J,非同步復律。室性心動過速為150J-200J,心房顫動為150J-200J,心房撲動為80J-lOOJ,室上性心動過速lOOJ,均為同步復律[1]。
1.4 適應征
(1)心室顫動是電復律的絕對指證。
(2)慢性心房顫動(房顫史在1年-2年以內),持續心房撲動。
(3)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常規治療無效而伴有明顯血液動力學障礙者或預激綜合征并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而用藥困難者。
(4)呈1:1傳導的心房撲動。
1.5 禁忌證
(1)緩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2)洋地黃過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顫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傳導阻滯的房顫、房撲、房速。
(4)嚴重的低血鉀暫不宜作電復律。
(5)左房巨大,心房顫動持續一年以上,長期心室率不快者。
2 護理
2.1 繼續觀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壓、面色、肢體情況及有無栓塞表現,隨時做好記錄。病情穩定后返回病房。術前抗凝治療者。術后仍需給藥,并做抗凝血監護。
2.2 臥床休息1天-2天,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2.3 房顫復律后,繼續服用藥物維持,并觀察藥效及不良反應。
2.4 保健指導,向病人說明誘發因素,如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防止復發。